中国首个机器人博士诞生记丨专访卓益得李清都:学霸要学“兰花指”,也要学表达情感

美羊羊1个月前商机资源2

在近日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有一个特殊的机器人引人注目——由上海理工大学李清都教授团队研发的机器人“学霸01”。其被录取为上海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全日制)专业2025级新生(博士,学制四年),成为全国首位以“博士”身份入学的具身智能机器人。

更早时候,“学霸01”就有“雏形”。此前的北京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上,卓益得机器人的“行者二号”获得季军,“学霸01”正是“行者二号”的优化版。

“学霸01”是如何诞生的?它要怎么完成博士期间的学习?毕业后的“学霸01”就业前景如何?红星资本局专访了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的执行院长、卓益得机器人创始人李清都,由他来揭秘首个“博士”机器人的那些事。

学霸要学“兰花指”

还要注入一个表演的“灵魂”

红星资本局:当时是什么契机去研发“学霸01”?

李清都: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戏剧学院(以下简称“上戏”)在前几年就有科技融合的战略合作协议,在“学霸01”之前,我们还合作过机器人舞台剧《巨物之城》,这也是全球首个机器人舞台剧,时长有100分钟。舞台剧用到了我们实验室的各种机器人,对外公演了很多次,反响都还不错。

在这基础上,“学霸01”的诞生也是顺理成章的。我们把剧里的两个机器人角色融为了一个,就是现在的仿生机器人“学霸01”。相当于我们把以往的成果再更深一步,做一个专门面向表演的机器人,这也和上戏一拍即合。

这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尝试,有学术性质在里面,同时也有非常大的产业化价值。本质上还是一个科研项目,“学霸01”有自己的虚拟学号,并不占用学籍和资源。

高校的优势就是有更专业的资源,我们不光是提供本体,还要为它注入一个表演的“灵魂”,这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

红星资本局:“学霸01”与一般的人形机器人有何不同?

李清都:“学霸01”会更仿生,身体结构仿真,比如腿上是用的肌腱仿生驱动,想有“肌肉”就可以有“肌肉”,想苗条就可以苗条。另外它也比较轻量化,操作起来也很安全。

它还拥有“表情头”,在交互上更加自然,比如眼神和手势,你会感觉它里面有“灵魂”。

对于“学霸01”来说,技能分低阶和高阶,低阶技能比如手势和表情、肢体语言、行走跳跃等等,它现在也在学梅兰芳创制的“五十三式兰花指”;高阶技能就是把低阶技能串联,去表达情感,呈现在表演里。

这些都需要具备专业的表演知识,以及它自己对戏剧的理解,才能呈现出来。

中国首个机器人博士诞生记丨专访卓益得李清都:学霸要学“兰花指”,也要学表达情感

红星资本局:完成这些技能的挑战是什么?

李清都:仿生人形机器人如果做得不够好不够自然,容易引起“恐怖谷效应”(当人类看到与人类面孔高度相似的非人类物体时,会触发一种独特的恐怖反应)。

所以如何让它更像人类,交互更自然,这些都是比较大的挑战。特别是,“学霸01”作为“演员”,怎么达到专业演员水准,这对它的要求就会更高。这些挑战我们都是分阶段去解决的。

现阶段它的学习速度没有人快,比如老师演示一两遍,人能看懂,但对机器人来说,要把各种动作都做一遍,标注好它才能去学,这样的话效率就低点。

不过我相信,等到未来四五年,人形机器人技术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相信它的思考能力会变强,理解能力会变强,未来整个大生态都会对它进行赋能,“学霸01”到那时会有机会达到专业演员的水准。

而且这几年内一定会有新技术出现,现在大模型需要许多数据才能学会某个技能,但未来随着AI技术的提升,也许它的思考能力会更强一点,艺术上的理解力会更好一点,就不再需要那么多数据,小样本学习就可以达到效果。机器人和AI技术在不断迭代,我们也会把新技术不断融入“学霸01”中去。

学霸不用坐课堂

毕业时要在某些领域达顶尖水平

红星资本局:“学霸01”如何来“学习”?

李清都:现在“学霸01”也可以唱豫剧、沪剧、京剧等,但体验感还没那么好。动作在连贯性、美感上都差一些,需要我们把专业人员的动作拿来给它学。

我们最开始是建数据集,用纯“动作捕捉”的方式。比如请京剧演员来表演,我们把动作表情手势等捕捉下来,再去训练机器人。

未来可能就是它直接“看视频”来学习了,因为视频里的语料库数据集会大很多,有数据集之后再去生成一些表演,呈现出来也会更加自然。

它不需要像我们的同学一样坐在课堂里,它只要“带着脑子”来就行,视频可以作为它的学习语料。

所以“学霸01”要经历4年的教学,学会基本动作、表演套路和技巧。我们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负责教它“基础知识”,打通技术层面,让它具备学习和表演的能力;上戏杨青青老师也是“学霸01”的联合导师,他们团队负责让它具备“表演内核”,要有表演的能力和作品。

红星资本局:“学霸01”在毕业时能达到怎样的状态?

李清都:我希望那时的“学霸01”能在某些领域里达到专业演员的水准,但不可能是全方面的,可能在某些特色领域里它会超过专业的演员,达到顶尖水平。到“博士”毕业,它也应该有相应的艺术水准和作品呈现。

我们通过大模型多模态感知跟交互,它的能力要能达到艺术所要的需求。我们后边接入的大模型,加上上戏提供的语料库知识库,机器人就要具备创新表演的能力。

比如我们出个题目,让它表演一段什么剧,它会经过自己的思考然后呈现出来。就好像我们现在用的生成式大模型,比如Deepseek,你给它个题目写文章,都可以办得到一样。

但这前提是,“学霸01”要学会人类的基本表演知识和表演技巧,同时还能理解动作融会贯通,能够把自己创造的故事,动作连贯地表演出来。

4年之后,它能够形成一个自己的代表作,能震撼到大家,我觉得就已经非常理想。

学霸不愁“就业”

戏演好能延伸多场景

红星资本局:在戏剧或影视方面,“学霸01”有哪些优势和发展空间?

李清都:和人相比,优势还是很明显。比如上海这边有文化空间,里面专门有戏剧表演的剧场,1个演员一天要演十多场,人可能会疲惫,但对机器人来说这不成问题。

它演的也可以“创新”,因为角色是可以任意定制的,历史人物甚至虚拟人物我们都可以实体化。

而且机器人也可以表达人类无法做到的情节,比如前段时间上海京剧院找我们,希望机器人能演个“妖怪”角色,被劈成两半但还可以继续“施法”表演。所以某种程度上机器人也可以是一个新道具、替身、特技演员等,人有局限的地方都可以让它来尝试突破,这就是在演绎空间上拓展更多维度。

如果表演可以完成得很好的话,那未来给人提供情绪价值、陪伴等这些场景都可以去做,因为表演、演戏会涉及很多场景,它如果能把“戏演好”,就意味着各种类似于表演的场景,它都可以做好。

比如在养老院康养陪伴或者居家场景里,它掌握了“表演技巧”,就可以提供情绪价值,可能做到比人更像人。

红星资本局:毕业之后的“学霸01”能做什么?

李清都:作为一个仿生人,能探索的应用空间其实非常多,它可以在文旅场景里做一些表演节目。

它有台词功能,可以当老师,表达能力上去之后,它还可以当个陪练,接待、讲解、销售这种也可以完成。

“表演”更多的是把人机交互、情绪表达的创新能力、故事表达创新能力做一个提升。一旦具备了这个能力,那在涉及人机交互的场景里,它都会有更好的体现。

虽然学的是“表演”,但是它的“就业”非常广泛。因为机器人是一个“不死的生命体”,它可以学很多,而且都会积累起来。

人是“单线程”,而机器人是“多线程”,它可以好多知识同时在学,学习是逐渐加速的。

“学霸01”就是为了迎接未来人机共生的时代,到那时人跟机器人之间边界越来越模糊,就像现在人离不开手机,未来人可能也离不开人形机器人,所以机器人将来除了表演之外,也要对人做好服务。

相关文章

联影医疗再遭员工持股平台大规模减持 累计套现或超26亿元 业绩疲软现金流恶化

联影医疗再遭员工持股平台大规模减持 累计套现或超26亿元 业绩疲软现金流恶化

近日,高端医学影像设备龙头企业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影医疗”)公告称,继2024年后,公司再遭员工持股平台大规模减持,两次减持完成后累积套现金额或超2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202...

尾盘异动!3分钟内急速拉涨至20%!

尾盘异动!3分钟内急速拉涨至20%!

今日,A股围绕昨日收盘点位小幅震荡,主要股指涨跌互现,上证指数、上证50、沪深300等微幅飘红,深证成指、北证50、科创50等则微幅飘绿。下跌个股多于上涨个股,成交温和放大至1.85万亿元。 盘面上...

13家银行个人存款同比仍增11.9万亿 定期化趋势未显著缓解

13家银行个人存款同比仍增11.9万亿 定期化趋势未显著缓解

近期存款“搬家”声浪渐起,多份券商研报称,居民存款正持续向基金、理财等资管产品转移。 从最新财报来看,今年上半年,大行负债端仍“按兵不动”,13家主要商业银行个人存款余额合计为112.07万亿元,同比...

美团月付取现没有了,美团月付取现不见了

美团月付取现没有了,美团月付取现不见了

变局之下的选择最近,很多人发现一个看似小小的功能突然“消失”——美团月付取现没有了。曾经它像一把随手可用的钥匙,让临时的日常支出、突发的小额需求能在月付账单里得到缓释;现在却变成了只能“看到、用不到”...

稳定币成“洗钱工具”,美国制裁东南亚电诈集团

稳定币成“洗钱工具”,美国制裁东南亚电诈集团

跨境电诈犯罪已演变为全球性的严重威胁,其规模与危害程度引发高度关注。 据海外网报道,美国政府针对19个缅甸、柬埔寨的电信诈骗行业参与实体和个人进行制裁,并披露去年美国民众因遭受东南亚电诈而蒙受损失超过...

赋能赋值赋智作用凸显 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加速融合

赋能赋值赋智作用凸显 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加速融合

9月6日,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沈阳开幕。当前,人工智能发展从技术能力驱动转向需求应用驱动。站在人工智能浪潮的关键转折点,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命题,充分展示我国工业互...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