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炒股” 要出奇更要守正

美羊羊1个月前商机资源2

上市公司将自有资金投入证券市场,往往伴随着投资者热议:这究竟是理性理财,还是不务正业?

事实上,用闲置资金参与证券投资,本就是上市公司资金管理的可选路径之一。而公司投资行为是否合理,关键在于其能否把握好“度”与“序”,在提升资金效率与坚守主业之间找到平衡点。

对现金流充裕、短期内无大规模扩产计划的上市公司而言,让“趴”在账上的闲置资金动起来,是市场化配置资源的题中应有之义。一些企业通过投资上下游产业链标的,不仅可以获得财务回报,还深化了供应链合作。这种“战略协同型投资”,更显出上市公司使用资金的巧思。

然而,也有部分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失了分寸。有的上市公司将大额资金押注高波动成长股,单季度投资收益甚至超过主营业务利润,被投资者调侃“炒股成了主业”。有的上市公司在市场狂热时跟风追涨,行情反转后陷入浮亏,拖累整体业绩。更值得警惕的是,若因证券投资影响主业投入,可能为上市公司埋下长期竞争力弱化的隐患。归根到底,上市公司的核心价值源于主营业务的深耕,而非资本市场的短期博弈。

理性看待这一现象,笔者认为上市公司的“炒股经”需聚焦三个核心维度:

_要炒股守奇上市出公司怎么办_要炒股守奇上市出公司吗

其一,投资规模是否可控。若资金占比过高,甚至动用信贷资金加杠杆,投资风险有可能向经营领域传导;反之,用小比例闲置资金进行低风险配置,则更易掌握主动权。

其二,投资逻辑是否清晰。上市公司在开展证券投资前首先需要明确,是为了短期现金管理,还是服务于长期战略布局。前者需优先考虑安全性,后者则需考量与主业的协同性,避免盲目跟风。

其三,决策过程是否透明。完备的董事会审议程序、充分的信息披露、专业的投资团队和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既是对股东知情权的尊重,也能通过内部监督防止非理性投资。相关上市公司须严格按规定进行信息披露,打消投资者的疑虑。

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参与证券投资的看法,往往是“实质重于形式”。对于主业稳健、投资行为审慎的上市公司,即便短期收益波动,也能获得资本市场长期信任;而主业疲软却热衷“炒股”的上市公司,往往难逃估值折价。

说到底,上市公司的“炒股经”本质上是“守正”与“出奇”的平衡艺术。“守正”是守住主业的根本,无论投资收益多诱人,研发、生产、市场拓展的核心地位不可动摇;“出奇”是用活闲置资金,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释放资金效能。优秀的舵手既不会让船帆闲置,也不会为了追逐洋流而偏离航向。上市公司的管理智慧,在于让每一分钱都服务于长远发展,而非被短期利益牵着走。

在资本市场日趋成熟的今天,上市公司不必将证券市场视作“禁地”,也不可将其当成“捷径”。只有将证券投资作为主业发展的有益补充,坚持理性投资原则,上市公司才能有效优化资源配置,为股东创造持续且稳定的回报。

相关文章

上市公司30亿闲钱炒股 释放了什么信号?

上市公司30亿闲钱炒股 释放了什么信号?

豪掷30亿元,又有上市公司要高调入市了。 8月8日晚间,利欧股份公告称,拟使用不超过30亿元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 根据公告,利欧股份在8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使用自有资金进...

年内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规模明显下降

年内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规模明显下降

利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是上市公司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常见的投资方式包括购买理财产品、开展证券投资等。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较去年显著下降。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共...

创投机构布局上市公司定增业务 三大效应赋能一级市场投资

创投机构布局上市公司定增业务 三大效应赋能一级市场投资

随着A股市场行情走好,定增市场也呈现明显回暖趋势。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以定价基准日计算,今年以来,发布定增预案的上市公司近90家。与此同时,机构参与定增的积极性也有所增加。 记者注意到,在众多参与定...

消费贷“国补”来了 经办金融机构要严把“第一道关”

消费贷“国补”来了 经办金融机构要严把“第一道关”

消费贷“国补”来了。近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将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予以财政贴息。 不过,从银行实操层面看,似乎...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