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称号仍深度捆绑项目资源和个人利益 科研领域以“帽”取人何时休

美羊羊1个月前商机资源2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帽子”治理写入其中,提出“深化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和科教界‘帽子’治理,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彰显国家重塑科研生态的决心。

然而,记者近期调研发现,各部委、地方、高校推出的各类大小“帽子”,仍是科研人员头上的“紧箍”。“帽子”不仅象征荣誉,更异化为学术晋升、资源分配的首要标准,导致部分科研活动围着“帽子”转,而非科学问题本身。

资源差距巨大

科研人员“不得不争”

“45岁危机”在科研圈广为流传,许多人才计划对年龄设限。对于青年科研人员来说,获得各类创新人才计划,是科研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人才称号仍深度捆绑项目资源和个人利益 科研领域以“帽”取人何时休

“45岁之前,不少科研人员都在想怎么能拿到‘帽子’,而不是做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者是有意义的课题。”天津一家科研院所的专家说,如今前脚后脚都是“帽子”紧逼。“现在连45岁后也不能做自己想做的研究方向了,是因为前后都有别的‘帽子’在招手。”

“帽子”作为荣誉性称号,是国内学术界对人才称号的俗称,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帽子”逐渐与薪酬待遇、职称、科研资源深度捆绑在一起,演变成资源分配和评价的“金”标准,甚至是驱动一系列学术利益的核心工具。

科研人员在黄金期疲于奔“帽”,源于“帽子”关系重大。业内普遍共识,一旦评上高级别“帽子”,资源就会大量涌入,而普通科研人员很难获得足够的支持。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使得许多青年科研人员在起步阶段就面临巨大的压力,甚至不得不为了追求“帽子”而放弃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方向。

“有帽子”与“无帽子”导致马太效应越发明显,资源差距被拉大。学者戴上高级别帽子后,不仅意味着学术权威,还更有机会获得更多项目资源、更好科研条件。相比之下,普通教授或青年学者则面临资源不足、申报难度大的窘境。

“现在帽子就是通用粮票。”武汉一高校受访者说。“帽子”与太多利益强关联,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其作用有偏离初衷的倾向。甚至,有些科研人员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帽子,还要考虑“隐形帽子”。一家科研院所的研究员无奈地说,申请一些项目,除了看基本条件,自身实力和所在团队平台非常重要,也得看带头人有没有院士等大咖,潜在“帽子”竞争也很激烈。

近年来,有关部门也尝试为“帽子热”降温。国家基金委将“杰青”“优青”更名为A、B类项目,意在弱化人才标签,破解长期存在的“帽子化”问题。此次调整强调项目属性,弱化人才属性,引导科研人员回归研究本质。但基层科研人员反映,新基金项目名称改了,评选标准仍然没有变,降温效果有限。

基础研究受冷

学术会议“混圈子”

为了争取这些所谓的“帽子”,部分科研人员各显神通,出现各种怪象。

——基础研究受“冷遇”。在一些单位“帽子”是重要考核依据,导致有的青年学者过度追求短期内可见的学术成果。热门领域容易发文章、拿经费,一些高校和教师就会集中资源和精力追逐热门,却忽视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导致科研浮躁。“锦上添花的多,原创性研究少,坐不住冷板凳。”部分受访者说,长此以往,不利于解决“卡脖子”问题。

——学术风气扭曲。“唯帽子”导致很多人为了多发论文、多接课题增加履历,变得“迫不及待”。比如在某阶段有了科研进展后,明明可以走下去,却要“赶时间”结束课题,“灌水”发文章,科研变得“功利化”;或是在非本专业领域发表低质量甚至虚假的论文。还有受访的高校青年教师坦言,精力放在“帽子”上,对教学的投入自然也就跟不上。

——价值导向偏离。“我们很多老师,不是在被评选,就是在评别人的路上。不是在申报,就是在升迁。”湖北一高校原负责人说,国内的学校同仁在一起交流,聊的就是学校有多少院士、有多少杰出青年,拿了多少项目,可见“帽子”攀比之风盛行。

一些青年学者为获评,精力用于“功夫在诗外”——与大咖搞关系、频繁参会作报告,以寻得“圈内”支持。一些学术会议更多成为社交场所,学术交流反而弱化。

完善评价体系

让“帽子”回归荣誉本质

“帽子”治理,治理的是“帽子”的异化问题,其本质是对科研生态的重塑,推动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天津一家科研院所相关负责人建议,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应转变现有的单一考核模式,减少对人才称号的过分依赖。针对不同岗位和学科特点,制定更科学的分类评价体系。例如,对基础研究学者,应注重原创性和长远影响;对应用研究者,应重点考量实际成果的转化价值。构建包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体系,改变单纯发论文、认头衔、看“帽子”等单一评价的局面,不把人才称号作为评价人才、配置学术资源的唯一依据,不单纯以人才称号获得者数量评价人才队伍建设成效。

——不拿帽子与资源挂钩。有受访者认为,国家基金和高校资源分配中,应降低“帽子”的权重,转而提升项目质量和成果转化能力的评价标准,对“帽子”持有者与普通学者的竞争设置平等门槛,以减少资源分配的两极化。

——社会层面给“帽子热”降降温。东北某高校青年教师称,高校的排名不应把有多少“帽子”作为评价标准,社会上应形成给“帽子”降温的氛围,让其回归荣誉称号本身。

——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北京某央企一名研发工程师提出,不同行业的人才培养与成果产出周期差异明显,比如航天与地面通信业;不同领域的科研目标导向迥异,比如高校侧重理论或技术突破、企业更关注成果转化与规模推广。人才评价和选拔应体现灵活性,避免“一刀切”导致拔苗助长或同维度内卷。

相关文章

5000亿“准财政”工具将出 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

5000亿“准财政”工具将出 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

自今年5月以来,多地围绕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开展政策宣讲会或者项目筹备会。近期,部分地方更是进一步梳理出入库项目清单,明确了申报基金的金额。 从地方透露信息来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资金规模为5000亿...

8月10日晚间沪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最新快递

8月10日晚间沪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最新快递

沪深两市多家上市公司8月10日晚间发布公司公告,以下为重要公告汇总。 【品大事】 佳创视讯:实控人拟变更为毛广甫与李莉夫妇 8月11日复牌 佳创视讯晚间公告,8月7日,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陈坤江与李莉...

科技成长板块如何布局?六大机构最新研判

科技成长板块如何布局?六大机构最新研判

本周A股延续上涨态势,三大股指创阶段新高。从市场风格上看,通信、电子等科技成长板块本周涨幅居前,一些行业龙头股股价创出历史新高。 展望后市,业内机构研判,盈利改善预期的兑现是下个阶段市场行情的主要驱动...

中信建投:高频数据向好 Q3业绩增量明显 重申游戏作为全年主线

中信建投:高频数据向好 Q3业绩增量明显 重申游戏作为全年主线

中信建投研报称,回顾2023年AI驱动游戏整体到30x,今年其实是更落地的EPS上修+景气度高+格局改善驱动的,龙头和中型公司今年是一起好,大盘在扩张(1H国内自研网络游戏+20%,主要是arppu提...

超级赛道迎来重磅消息!中国算力平台正加快建设

超级赛道迎来重磅消息!中国算力平台正加快建设

这个周末,超级赛道迎来重磅利好。 据央视新闻,中国算力平台正加快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在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表示,工信部将有序引导算力设施建设,切实提升算力资源供给质量。加快突破GPU芯片...

从北极飞到南极不到3个半小时!央视解码我军新锐装备:东风-17高超声速导弹未来还将配诱饵弹头

从北极飞到南极不到3个半小时!央视解码我军新锐装备:东风-17高超声速导弹未来还将配诱饵弹头

下周三就是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日子,届时会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据此前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参阅的武器装备都是从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遴选,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