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会展龙头齐聚羊城 共创展产协同发展新生态
8月27日,由广州市商务局、岭南集团主办的广州展产协同创新发展交流活动在广州白云国际会堂举行。据悉,活动以“展产共融·全球聚力”为主题,邀请来自英富曼会展集团、智奥会展集团、励展博览集团、法兰克福展览、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博华、国药励展等国内外重点外资会展企业以及广汽、广州建筑、广州地铁、广东科展、广州城博文创展览、广东鸿威会展集团等国企及民企代表参会,与广州“21+8”产业办(专班)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实打实对接,加深了解、增强信心,共商广州展产共融创新发展路径。
活动中,13家企业和机构获颁“广州会展合伙人”证书,从“单向协作”到“共生共赢”,推动形成“政府+合伙人+产业主体+服务机构”的协同生态,让会展业成为赋能城市产业、彰显开放活力的“金字招牌”。
赓续商脉,激发展产融合新势能
近年来,广州会展业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会展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二,会展业竞争力连续多年居省会城市第一。2024年广州市展览面积和参展参观人次分别增长8.8%和14.7%,均创历史新高。据初步统计,今年1-8月广州重点会展场馆举办展览195场,展览面积超720万平方米,累计参展参观超836万人次。
这份成绩单是广州产展融合成效的鲜明写照。近年来,作为国际商贸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广州既坚守“千年商都”厚重根基,更激荡“老城市新活力”的澎湃动能:35个工业大类构建起完整生态链,6个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挺起实体经济脊梁以及万亿级消费市场。依托深厚的产业土壤,广州会展业枝繁叶茂,已从广交会的“一枝独秀”发展为“百展齐放”,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淮表示,广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办展环境,产业基础雄厚,市场空间巨大,展贸结合紧密,区位优势显著。围绕“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广州成立会展产业工作专班,提出“一产业一展会”品牌体系,有利于打造展产、展城协同发展的国际新样本。而本次活动的主题策划,是目前国内外首次以产业纵深结合为核心的尝试,既符合欧美展览文化规律特征,也符合中国特色会展发展的现实需要,更贴近岭南广府文化求真务实的特质,开创了全球首个展产链动的交流合作平台。
多维联动,共叙展城共融方法论
会展业被称为城市经济发展“晴雨表”,而产业则是国民经济“压舱石”。广州如何继续深化会展业与“21+8”产业深度融合,让展会为经济“注新能”、为城市“攒势能”、为产业“汇动能”?
英富曼会展集团亚洲副总裁兼中国董事总经理龚康康认为,依托会展业这一纽带,既能推动上下游产业深度协同,又能蹚出一条展产展城共生的创新路径。她还提到,英富曼作为全球最大的主办方,选择布局产业展会注重考量产业基础、市场需求和城市环境等。广州提出的“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是产业发展方向也是会展布局战略方向。英富曼目前在中国举办的展会主要集中在生活方式、建筑、医疗、科技、工业等核心领域,每年吸引参展商约3.8万家,观众人数超210万人,这些展会与当地的城市发展基础紧密融合,有效帮助城市重新塑造产业品牌。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创始人及执行董事王明亮也认为,展会通过“以展促产、以展兴城”引擎作用,在推动产业互联网和拉动城市经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公司拥有近30年的产业资源积累,每年组织超70场展会,形成完整产业链展示,将紧密扎根广州,发挥“数链百业·云展万家”线上平台作用,有效促进产业链的商贸沟通交流和交易。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作为产业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基础良好,2024年营收1265亿元,增加值588.2亿元,今年上半年增加值313.6亿元,形成完整产业体系,呈现要素齐、生态优、场景落地快的特点。发展思路上,从核心产业及“人工智能+”协同发力,聚焦赋能生产管理与提升生活体验,通过多项工程支撑高质量发展。希望今后可以引进培育AI+垂直领域应用、智能终端及其产业链两类展会,以实现技术展示等目标。同时,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会展,打造“智慧会展”,并计划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助力会展经济发展,为产业升级和招商引资贡献力量。
助企出海,赋能拓展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