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董集体辞职、财总突然更换,远大住工年报延期潜藏财务“暗礁”?

美羊羊5个月前财经信息4

2024年12月24日,远大住工发布公告,独立非执行董事王佳欣因“因其须付出更多精力处理其他工作”;赵正挺因“其社会任职单位的相关规定不得在企业兼职”而申请离职。其中,王佳欣在离职前担任公司审计委员会主席,作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其为公司独董中的专业财务人士。而这一独董人士变动,只是一系列人事动荡的开端。

2025年3月20日,公司再度公告,非执行董事张权勋,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共荣、李正农分别发出辞职报告。其中,陈共荣在离职前担任公司审计委员会主席、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及提名委员会委员;李正农在离职前担任审计委员会委员、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主席及提名委员。

上述三名董事辞任均自2025年3月19日起生效。辞职报告指出:“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总经理及控股股东张剑长期占用公司资金且未能及时归还、开展违规关联交易严重损害本公司股东的合法权益等。 ”

不到半年时间,远大住工10人董事会已有半数离职,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人员“清零”。独董集体辞职的时间点也颇为微妙,前一批是2024年12月24日,年度即将结束;后一批是2025年3月20日,已临近港交所规定的财报披露截止日(3月31日)。

独董集体辞职、财总突然更换,远大住工年报延期潜藏财务“暗礁”?

不仅是独董选择集体“出走”,远大住工时任执行董事、副总经理、董秘、财务负责人石东红,也选择了辞去公司财务负责人职位,其辞任自2025年3月20日起生效。

3月24日,远大住工公告称,董事会暂停了石东红的董事职责,并解除了后者除董事之外的其他一切职务。原因是“在未经董事会正式批准的情况下发布公告”。 同日公司联席秘书及授权代表吴嘉雯的辞职生效。

这份未经董事会批准发布的公告或正是涉及三名独董辞职报告中对于公司内控问题的直接披露。

年报延期 审计报告“难产”另有它因?

经历前述一系列高管人士变动后,远大住工现有执行董事包括张剑、唐芬、张克祥、谭鲜明、石东红(已暂停职务),独立董事为零。而按照规定,董事会必须包括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而审计委员成员须全部是独立非执行董事且至少要有三名成员。

独董缺位,远大住工面临的下一个难题是年报何时披露?如何披露?

按照港交所的规定,远大住工应于2025年3月31日前披露2024年年度业绩,该财务报告须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下简称“天健所”)同意。由于远大住工需要更多时间向天健所提供材料,公司无法按期披露2024年年度业绩。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12月9日,远大住工发布《建议更换核算师》公告,改由天健所负责公司财报审计。而此前,公司的审计(核算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12月27日,公司召开2024年第一次特别股东大会,通过了更换核算师的议案。

该时间节点也正好卡在公司2024年年度即将结束前。公开资料显示,远大住工于2019年赴港上市,2019年-2023年,公司审计(核算师)均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结合前述三名离职独董直接点明“大股东长期资金占用、违规关联交易”两大“痛点”,这是任何一家审计机构绕不开的“坎”。有接近远大住工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情况或并非审计报告“难产”,而是该审计报告披露的内容是否符合公司董事会方面的“期望”。

据远大住工的要求,公司股票已自2025年3月21日起在港交所暂停买卖,以待公司发布进一步公告。

财务状况堪忧 最高市值从上百亿到跌破3亿港元

2024年上半年,远大住工营收8.44亿元,同比下降10.1%,净利润亏损2.96亿元。公司方面表示:报告期内公司PC构件业务的营收和利润未有好转。

远大住工陷入如今的困境,或许与行业的发展和自身的经营策略都有关系。疫情期间,装配式建筑行业深度调整,对房地产业、酒店业的投资遭遇滑铁卢。

截至2024年6月末,远大住工总负债为52.0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4.44%。其中,短期借款22亿,长期借款超过11亿元,长期借款利率区间为3.15%-14.26% 。

2020年9月是远大住工股票的高光时刻,其股价一度达到43.95港元/股,截至停牌前,公司股价为0.6港元/股。不到5年时间,公司市值已由最高超百亿港元缩水至3亿港元以下。

查阅公司上市后的财报,2019年,远大住工实现营收33.69亿元,净利润达到6.77亿元。2020-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约为26.1亿元、30.6亿元、22.3亿元、22亿元;同期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2.16亿元、3243万元、亏损8.1亿元、亏损3.89亿元。

根据2023年年报披露,PC构件制造(装配式混凝土构件)依然是远大住工的业务核心,该类产品2023年的收入达到19.13亿元,收入同比虽然下滑了5.5%,但PC构件制造业务仍有可圈可点之处,其毛利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达到25.9%。

仅从公开财报数据看,似乎难以解释公司市值如此大幅的缩水。不过,有观点指出,远大住工存在大额应收账款,在房地产下行之际,应收账款存在收不回的风险增大,如此大额的应收账款如果无法收回,将对远大住工的利润、现金流等形成巨大压力。

进入2025年,远大住工诉讼缠身,多次成为被执行人,实控人、董事长张剑已经被挂上了“限高令”。

相关文章

利好来了,外资巨头集体发声

利好来了,外资巨头集体发声

外资巨头集体发声。 多家外资巨头继续集体唱多中国资产,高盛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当前海外投资者担心美国进入衰退的风险急升,加上多年来在美股持重仓,有需要分散风险,而中资股估值吸引,叠加经济刺激政策预期,...

房企化债极限操作,融创95亿美元债务拟全额“转股”

房企化债极限操作,融创95亿美元债务拟全额“转股”

“债转股”已成为房企重组的“标配”。 房企境外债务重组出现了新路径。 4月17日深夜,融创中国(01918.HK)宣布,针对总规模约95.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已取得重大进展,新方案拟“全额债权转股...

超200亿A股盘中“闪崩”18%,原因找到了

超200亿A股盘中“闪崩”18%,原因找到了

4月17日晚间,罗博特科公告称,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获深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但因为信息披露违规收到监管函。 4月17日午后,罗博特科闪崩跳水,一度跌超18%。当日收盘,罗...

小龙虾价格腰斩,上市初期一个市场日销1万斤,如今每天卖10万斤

小龙虾价格腰斩,上市初期一个市场日销1万斤,如今每天卖10万斤

又到一年“吃虾季”! 眼下正值“早春档”小龙虾上市期。 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小龙虾将在5—6月进入销售最高峰,届时价格还会继续下降。 供应量显著增加 价格跌至17元/斤 据央视财经,在潜江市熊口镇新林村...

利好来了!大批公司业绩暴增,最高14698%

利好来了!大批公司业绩暴增,最高14698%

一大批A股公司业绩暴增! 4月29日晚间,又有不少公司披露了不错的业绩。一季度净利润方面,有研新材同比暴增14698%,新黄浦同比增长2123%,中船防务同比增长1099.85%,北方稀土同比增长72...

上海车展首日:雷军未现身,周鸿祎被一网红堵了,不提“智驾”了

上海车展首日:雷军未现身,周鸿祎被一网红堵了,不提“智驾”了

今日,2025上海车展正式开幕。 作为年内首场大型A级车展,本届上海车展共邀请到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展出规模和面积再创新高。 据了解,本届车展将首发超百款新车,举办超1...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