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医药董事长陈玉卿:深化创新及国际化战略 夯实长期稳健发展根基

美羊羊1周前商机资源2

K图 600196_0

K图 02196_0

从仿制药起步到向高水平创新转型,从在中国市场扎根深耕到将视野拓展至全球舞台,回顾三十余年的过往之路,复星医药与时代同频共振,持续聚焦创新转型和全球布局,成为中国医药产业从追随者向创新引领者转变的生动缩影。

“创新已成为复星医药发展的核心引擎,我们要持续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和研发效率。”复星医药董事长陈玉卿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针对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及核心治疗领域积极布局,聚焦高价值管线的内部开发和外部引进,大力发展战略性产品,拓展全球市场机遇,优化资产配置,内部运营进一步提质增效,以优化财务结构,夯实长期稳健发展的基础。”

以创新为核心发展驱动力

从复星医药近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看,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5.1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02亿元,同比增长38.96%。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复星医药创新药品收入超43亿元,同比增长14.26%。公司半年报显示,创新产品上市带来的产品结构优化和销售增长是报告期内业绩的主要驱动因素。复星医药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基金孵化、产业投资等多元化、多层次的合作模式,推动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和转化落地。

报告期内,复星医药自主研发及许可引进的4个创新药品(共5项适应症)、57个仿制药品种获批,4个创新药品、22个仿制药品种申报上市;此外,报告期内,复星医药还有近20项创新药临床试验(按批件数量)获境内外监管机构批准开展。

“创新一定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创新药企真正的成长动力体现在创新药品研发效率、上市速度及商业化布局,我认为这是最根本的。”陈玉卿表示。

日前,复星医药宣布,拟启动新一轮A+H股股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的核心指标为归母净利润和创新药品收入。谈及此次股权激励计划,陈玉卿告诉记者:“关于考核的核心指标,我们既要考虑到近期经营业绩的展现,同时更要考虑到中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潜能。”

“前者即归母净利润,是我们对于投资者、对于股东的持续稳定回报的承诺。后者则是我们综合考虑了现有产品布局及后续研发进度后设定的目标,即2025年至2027年创新药品收入年复合增长率目标约20%,在此基础上我们追求更快、更高质量的增长。这两者之间也有必然逻辑,随着创新药品上市的数量及收入持续增长,也将推动公司归母净利润的增长,未来三年我们有信心完成设定的业绩增长目标。”陈玉卿进一步称。

以差异化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近年来,不少国内创新药企加强海外市场布局,在出海浪潮中各显身手。复星医药在扎根中国本土的同时,亦坚定全球化的发展路线。复星医药是行业内率先国际化的先驱,早在2010年,其自研的创新药青蒿琥酯出口非洲,这是复星医药国际化的开端。截至目前,青蒿琥酯全球累计供应量超4亿支、累计救治超8000万重症疟疾患者。

2025年上半年,复星医药海外营收达54.78亿元,占营收比重约为28.07%。据悉,复星医药已在美国市场组建创新药团队开展斯鲁利单抗注射液上市前的商业化筹备工作以及创新产品许可引进的前期布局。同时,复星医药亦自建临床运营团队,顺利推进斯鲁利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美国桥接试验,已开设逾100个试验中心。在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已建立6个区域性分销中心,为客户提供药品注册、流通、学术推广及上市后安全警戒等一站式服务。

“如今复星医药已构建了成熟的商业化体系,涵盖制药与医疗器械业务,其中,海外商业化团队超1000人。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加速产品出海,以差异化竞争优势满足国际市场多样化需求。”陈玉卿表示。

具体来看,一方面,针对美国、日本、欧洲等市场,复星医药以创新产品作为引领,建立自身的临床研发能力及商业化能力。同时,复星医药也与当地有影响力的商业伙伴进行合作,快速构建商业网络,提升商业能力。另一方面,针对中东、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可以通过合作的形式,推动创新产品快速注册落地,同时积极把握仿制药发展机会。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复星医药创新管线质量的提升,创新药品BD(商务拓展)也于报告期内不断突破,全球化的双向许可合作持续加强。在免疫炎症领域,XH-S004(DPP-1抑制剂)实现授权出海,得到国际市场认可。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亦达成多项对外许可,加速产品进入欧美、亚太市场,抗PD-1单抗斯鲁利单抗于国际市场获得广泛认可,已对外许可授权区域覆盖欧洲、东南亚、中东北非等,全球商业化进程有序推进。截至2025年上半年,斯鲁利单抗注射液已累计于30余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

对于license-in(许可引进)与license-out(对外授权)的不同逻辑,陈玉卿表示:“license-in侧重于产品管线的‘补强、补缺、补足’,聚焦公司当前发展的重点病种领域,能够很好地填补技术平台与产品管线空白。license-out则侧重推动产品海外研发进程并加快商业落地步伐,通过资源协同惠及全球更多的患者。”

坚持贯彻4IN战略

回顾产业发展历程,在陈玉卿看来,过去十余年来,中国创新药产业发展迅速得益于政策引导下的“腾笼换鸟”,即从仿制药向创新药的转型;更离不开科学家、工程师的智慧与勤奋,以及企业家的前瞻布局。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推动商业保险在支付领域破局、形成完整支付链条,将成为支撑行业良性、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国创新药产业从‘跟跑’到迈入全球第一梯队,这一成就来之不易。”陈玉卿说。

在创新药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复星医药顺势而为,稳步前行,逐步成长为一家植根中国、创新驱动的全球化医药健康产业集团。

今年4月,陈玉卿开始担任复星医药董事长、执行董事,全面负责复星医药的战略规划,以及与战略目标匹配的组织发展、团队培养和人才储备等重要工作。2025年6月,复星医药新一届董事会和管理班子成立。

“经过长达十六年在复星医药的历练与成长,我对公司的组织架构与业务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陈玉卿告诉记者,“目前职责变了,思考的问题也变了,会进一步深入考虑复星医药的现在、将来,也会不断回顾复星医药的过往。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学习经验,同时专注于现在,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

从整体战略看,“我们将继续贯彻4IN战略,即创新Innovation、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智能化Intelligentization、整合Integration。我们将在创新速度及质量,全球化的广度及深度,拥抱AI的速度和深度方面加快步伐,更好地去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陈玉卿表示。

相关文章

中金:7月信贷和金融数据有几个新现象值得关注

中金:7月信贷和金融数据有几个新现象值得关注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7月信贷和金融数据有几个新现象值得关注。一是社融继续提速而信贷较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周期下半场私人降杠杆、政府加杠杆的趋势,也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二是虽然7月信贷数据偏弱,但贷款...

央行连续4个月加量续做买断式逆回购

央行连续4个月加量续做买断式逆回购

继9月5日开展10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后,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于9月15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

加快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和动能

加快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和动能

优化消费供给,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增强消费信心,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 优化消费环境,以权益保障增强消费意愿。 服务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是观察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也是保障和改善...

群众质量获得感显著增强

群众质量获得感显著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质量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质量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效,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不断加快,一批重大技术装备、重大工程、重要消费品、新兴领域...

美军跨洋摧毁“委内瑞拉运毒船”打死11人 合法吗?

美军跨洋摧毁“委内瑞拉运毒船”打死11人 合法吗?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下令美军摧毁加勒比海一艘“运毒船”,引发法律专家和美国议员的强烈质疑。外界担忧特朗普政府会不受限制地动用军事力量。 当地时间9月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份附有袭击视频的帖子,...

前8月汽车产销首次双超2000万辆

前8月汽车产销首次双超2000万辆

本报记者李嫒嫒 9月11日,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这是历史上首次1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