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兴衰

美羊羊2天前商机资源1

近日,“美国底特律上空天降美钞,路人尖叫捡拾”的新闻在网络上热传。据报道,这场“现金雨”大约持续了5分钟,数千张20美元纸币倾泻而下,总计撒下约6万美元。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名叫斯莫克,是当地一家老牌洗车店的继承人。他声称,此举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目的是回报曾经帮助过洗车店的邻居们。

该事件在底特律引发巨大争议。反对者认为,如今有不少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种撒钱行为是对他们的无情嘲讽;支持者则认为,这就是个善意的玩笑,大家乐呵乐呵也没什么不好。

其实,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几十年前,可能不会引起这么多关注,因为20世纪50年代前后的底特律,几乎可以视作“美国梦”的代名词,无数人在这里致富,一夜暴富的神话也并不鲜见。

1914年,亨利·福特将流水线引入汽车生产,其工厂所在的底特律也随之崛起。鼎盛时期,每8名底特律工人中就有1名在汽车工厂上班。1955年,福特汽车工人的时薪达到5美元,远超同期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工人仅凭一个人的工资就能轻松养活一家老小。

福特、通用、克莱斯勒齐聚一堂引发集群效应。从钢铁冶炼到玻璃制造,从轮胎生产到精密仪器制造,围绕汽车产业链的2万多家配套企业陆续扎根这里。在“车链”的带动下,底特律逐渐成为美国乃至全球汽车工业之都,汽车产量一度占全美汽车总产量的八成。

巅峰时期,底特律的城市人口突破180万人,成为仅次于纽约、芝加哥和费城的全美第四大城市。沿着伍德沃德大道,可以依次看到三大巨头的总部大楼,成排的工厂从城市中心一直延伸到郊区,十几万台机床同时运转的轰隆声震得人脑袋嗡嗡响。

然而,这种盛况并没有持续多久,转折点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国际油价从3美元/桶飙升至12美元/桶,导致以大排量为主流车型的美国汽车销量骤降30%。同期,日本和欧洲汽车则凭借更低的油耗迅速抢占市场。底特律三大巨头的利润在一年内蒸发了近六成,13家工厂被迫关闭,超过10万人被裁员。为降低成本,三大巨头从20世纪80年代起逐步将生产基地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家。统计显示,从1979年至1999年的20年间,底特律失去了约17万个制造业岗位,曾经昼夜运转的工厂区变成了“铁锈地带”。

随着汽车工业的衰落和就业岗位的减少,城市财政也不断恶化。底特律的税收收入从1960年的4.5亿美元降至2000年的2.1亿美元。

雪上加霜的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金融行业的剧烈震荡迅速波及到实体企业,重资产的汽车产业受到重创。2009年,三大巨头中的两个巨头——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先后申请破产保护,底特律失业率超过了20%。到2013年,底特律人口已降至70万人。

破产的不只是汽车企业。

2013年7月18日,底特律正式申请破产保护,拉开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市政破产案”的序幕。18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让这座曾经的“梦想之城”沦为“全美国最悲惨的城市”,相当于每个市民身上背负了超过2万美元的债务。

时人对底特律破产的研究颇多。究其原因,大体可归结为产业结构单一、人口流失严重、养老金和医疗福利压力过大,以及城市治理失效等多重结构性矛盾的总爆发。其中,最为专家们所诟病的是底特律夸张的福利制度。

汽车工人的高工资与高福利一直被视作“美国汽车业的荣耀”。在汽车产业高歌猛进的那些年,企业和政府还可以负担高福利,但当产业整体步入下滑通道,想要继续维持这样庞大的支出就非常困难了。然而,底特律强大的汽车工会使得厂商的降薪努力步履维艰。产业下滑、利润减少,税收随之减少,福利却要增加,为维持城市运转,底特律政府只能靠借债度日,赤字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财政的拮据让底特律陷入了多重恶性循环。为了省钱,底特律被迫减少公共投入,基础设施没人维护了,城市卫生也没人搞了,很多地方甚至连路灯都不开了;黑暗而肮脏的街道叠加不断上升的失业率又导致治安进一步恶化,投资者愈加望而却步,税收继续断崖式下跌……这个下降的螺旋也因此得名“底特律疲劳综合征”。

好在,破产后的底特律并未消失,而是开启了艰难的转型之路。

2014年11月,法院批准了底特律的破产重组计划。

首先,进行财务重组,通过与债权人协商,达成一系列债务减免协议,包括削减部分债务、延长还款期限等一系列条款,节省下来的资金被投入城市基础设施重建和公共服务改善。

其次,针对养老金和退休人员医疗福利等进行改革,通过调整养老金发放标准、建立新的退休人员医疗保健信托等措施,让这部分长期支出变得相对可控,减少财政“失血”。

底特律兴衰

最后,汽车产业也在积极寻求转型。重生后的汽车巨头纷纷加大了对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福特将废弃的密歇根中央车站改造成世界无人驾驶研发中心,通用投资22亿美元在底特律哈姆特拉米克工厂生产电动汽车。这些举措不仅为汽车产业重新注入了活力,还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

除此以外,底特律还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众多初创企业和科技孵化器在底特律落地。一些金融机构也开始重新关注底特律,为企业和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此外,底特律还通过挖掘自身文化和历史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汽车博物馆、工业遗产公园等项目成为城市新名片。

数据验证了底特律的转型成果。目前,当地人口流失趋势已经得到遏制,人口数量稳定在63万人左右,并且有逐渐回升的态势。2024年,失业率已经下降到6.8%,虽然仍高于全美平均失业率,但比10多年前的20%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道路、桥梁、水电等设施得到了一定维护,城市治安状况也有了明显好转,曾经破败的城市面貌正在逐渐恢复。

然而,底特律在复兴道路上仍面临诸多挑战。有专家指出,虽然底特律产业多元化取得一定进展,但汽车产业的占比依然过高,贫富差距问题仍较为突出。此外,城市的财政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仍旧脆弱,如何为持续的城市更新找到稳定的资金来源,也需要重点考虑。

相关文章

部分赛道型基金疑似调仓 算力之后或AI应用接棒

部分赛道型基金疑似调仓 算力之后或AI应用接棒

近期大科技板块宽幅震荡,部分重仓相关赛道的主动权益基金表现开始出现分化。尤其是对比二季度末基金重仓的科技股走势来看,部分重仓算力等细分领域的赛道型基金净值波动幅度明显收敛,而部分没有重仓科技赛道的主动...

中国恒大退市 16年上市之路终结 高杠杆扩张“盛宴”散场

中国恒大退市 16年上市之路终结 高杠杆扩张“盛宴”散场

中国恒大集团(03333.HK),将从香港联合交易所退市。 中国恒大8月12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于2025年8月8日收到联交所发出的信函,基于公司未能满足联交所对其施加的复牌指引中的任何要求,且股份...

REITs再迎政策“东风”!两大关注重点 都明确了

REITs再迎政策“东风”!两大关注重点 都明确了

9月12日盘后,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常态化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下称“782号文”),从推动市场扩围扩容、优化扩募和申报流程、鼓励新类型项目上市等...

中期分红,多家巨头出手

中期分红,多家巨头出手

昨夜(8月22日),多家A股公司在发布半年报的同时,拟向全体股东送出中期“大红包”。 其中,中国中车、恒力石化、长安汽车等多家头部企业首次宣告中期分红,最高分红金额超30亿元。 超60家公司拟中期分红...

中科云谷CEO曾光:未来将形成工业、人形机器人协同制造模式

中科云谷CEO曾光:未来将形成工业、人形机器人协同制造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彭新 “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技术加上机器人技术的变革,就会重塑制造业。”8月10日,在于北京亦庄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中联重科下属工业人工智能公司中科云谷CEO曾光在主题演讲中表示,...

就在明日!英伟达机器人“新大脑”即将揭晓

就在明日!英伟达机器人“新大脑”即将揭晓

今日,英伟达机器人账号在社交平台发布预热推文,“你安排好时间了吗?2025年8月25日。”配图中是一个黑色礼盒,上面是一张写着“好好享受!”、带着黄仁勋签名落款的贺卡。 至于礼盒中的内容,英伟达已...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hnyanshan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